阅读历史 |

第476章 回来了(1 / 2)

加入书签

陆淼轻哼一声,没理会他,心里却想:

他们还是年轻了些,做事顾住头顾不上脚。

要是老两口跟唐梅他们似的,都在身边,那还能孝顺照看一二。

离得远了,别看是两个大活人,日常一忙起来,说忘真就忘了。

“制冰厂那边不是说了半个月的假吗?这次能多待就多待几天吧,陪陪叔婶,正好农忙,看看帮着做点什么……下次回来就得春节了。”

话是这么说,可回来一趟收拾麻烦,春节回不回来,真不一定。

“好。”

生养长大的地方,傅璟佑肯定愿意多待,就担心媳妇儿不愿意。

再一个,两个孩子养得娇气,也怕待不住。

现在媳妇儿发话,傅璟佑心里塌实了大半。

担心回去了再说,到时候待多久看具体情况。

“渴不渴?我去打点热水来。”

陆淼点头,“打点吧,晾一晾晚点孩子起来喝。”

“嗯。”

……

时代在进步,这回京北车站不仅多加了南下车次,火车速度明显也提升了不少。

过去一趟要跑二十六到二十八小时,这次二十二小时就到了县里。

头天下午上的车,第二天中午就到了。

不过到H省这边,可不跟京市那边似的,有人送车。

这边没人接车,两个孩子,外带两箱行李,真不大好拿。

傅璟佑单手拎着两个箱子,怀里抱着一个大宝。

二宝被陆淼抱着,紧跟他身边。

两个人替换着拎箱子,边走边歇,折腾了一会儿才出车站。

这样下去可不行。

县里回村又没有公交车,这样磨蹭下去,到家得什么时候了?

找了阴凉地方,暂时把老婆孩子安顿下,傅璟佑寻思去县里找找外援。

刚踏出去几步,赶巧了,遇上县里器械组的拖拉机,车上还是熟悉面孔。

傅璟佑招手喊停,一通热火朝天的寒暄,就跑回车站屋檐下的阴凉处提箱子,抱孩子。

“顺路的。”

陆淼会意,抱着二宝跟上他。

……

“妈妈小鸟。”

“嗯。”

“妈妈,好多、好多绿色的。”

“那是稻子。”

“什么是稻子?”

“咱们平时吃饭大米就是脱了壳的稻子。”

“脱了壳的稻子是大米。”

“对。”

敞篷老式拖拉机,陆淼坐在车斗里拥着两个孩子。

傅璟佑在前面,一面跟过去的同事寒暄闲唠,一面侧着身子抓住大宝衣服。

怕陆淼一个人看不住两个孩子,他频频回头盯着。

“小傅哥,大城市好吧?我看你都白净了不少呢?”

“上课不是在教室,就是在厂子里,捂着见不着太阳,你说能不白吗?”

“哈哈,也是!首都的学校啥样,跟以前咱们在津门上课是一回事吗?”

“差不多。”

就是闲唠嗑,傅璟佑没说那么仔细。

有些事真说仔细了,反而不好。

距离拉开了,相处也不自在。

傅璟佑笑了笑,拍拍身下的拖拉机,轻易揭开话题:

“现在怎么都用上这种老家伙了,之前那些大铁牛呢?”

“别提了!县里说那些搭配农耕部件的大铁牛在咱们这边用不开,都弄到北边去了。”

“现在用的这些,说是前些年边疆军垦用剩下的,看还能用就弄到咱们这儿来了,还费了不小的劲儿呢。”

傅璟佑点点头,又问:

“县里器械组还运行的吗?还是原来那些人?”

“开是开着了,不过就我跟王组长在,其他人都被安排学电工去了,说是今年年底要计划挖沟埋电缆。”

几个现代化方针都在计划推动,有变化的不单单是城里,县城也一样。

不过通电肯定也是局部的。

首都用电都没彻底普及,乡下小地方,更没那么多资源能力普及。

傅璟佑大致了解了这大半年来乡里的变化后,又随便唠了点别的。

拖拉机在一处岔路口转弯,傅璟佑起身客套道谢。

邀着以后时间都方便了,一起坐下吃个饭,就带着老婆孩子下了车。

再往前走走就是拐进山道的岔路口,已经离家不远了。

傅璟佑还跟刚才一样,一手两个箱子,一手抱着个娃。

不过这回大娃换成了二娃。

天太热,陆淼头昏眼花,抱不住孩子,就牵着大宝慢慢走着。

傅璟佑跟在后面,谨防娘俩掉队。

正常半个钟头就能回家,这次半个钟头却只走了一半。

所幸后面林荫小道微风徐徐,大人孩子都少受了点罪。

“歇会儿吧。”

陆淼走不动了,蹲下身挠脖子。

傅璟佑扫见,立即放下行李孩子,抓住她抓来挠去的手。

“别抓!”

“怎么了?”

陆淼摸摸脸,“红了?还是脱皮了?”

之前在南边有过晒伤的经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