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49章 稻花鱼(1 / 2)

加入书签

傅璟佑、贺宏进,还有队里七八个青壮年小伙。

外加几个自告奋勇的叔伯们,提着竹编筐下田抓鱼。

十几个人足忙活了大半个上午,才把鱼都抓起来。

之前放下去小二两重的小鱼苗,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洗礼,大差不差的,个头都有六到八两的重量。

正好齐着成年男性的手巴掌大小。

个头是不大的,但是真心漂亮。

怎么个漂亮法子?

投放的鱼苗有两种。

一种鲫鱼。

一种鲤鱼。

鲫鱼鱼背青黑,肚皮透亮,鱼腹肉质近乎呈现半透明状,看着就可口鲜嫩。

再说鲤鱼。

一条条的小鲤鱼鱼鳍、鱼尾泛着浅淡金色的光晕。

在日光下活蹦乱跳的,鳞片折射光源,社员们看在眼里,就像是镜面会发光一样。

“这、这这,成了,真的成了!”

围观的社员们结结巴巴的,既感到欣喜,又觉得不可思议。

“都别傻站着看了!”

贺宏进裂开嘴哈哈笑,泥手抹了一把脸,汗没摸下去,反倒弄了一年的泥。

“回去拿家伙事儿去!把家里能装都拿出来,队里先分!”

投放下去的九百尾鱼苗。

这么长的时间,算上各种因素造成的折损,粗略估算,也出了有四五百斤的鱼。

贺宏进一直记着胡志远的话,数量不夸张,县里都能吃的下。

四五百斤的鱼可不算少,运送也不是件轻省的事。

队里家家户户、乃至知青点都参与了稻花鱼的,贺宏进就寻思着,先拨出一部分来,队里先分。

这一两亩地,原本就是捣鼓弄出来的试验地,不为挣钱,只为测试能不能行。

一听贺宏进说要分鱼,有人好奇问:

“不是要送去县里卖吗?”

但更多的人,都是老实听话的回去拿家伙事儿了。

老实说,H省依江靠河,鱼算不上什么稀罕物。

可这是稻子鱼,那能一样吗?

再说了,虽然一早是大家伙儿一起出资筹钱买的鱼苗,可是这会儿分鱼回去吃,又不用拿钱。

社员们心里都有一种白得的潜意识。

当然其中更重要的,还得是这是“稻花鱼”,是农田里养出来的。

和池塘、江河里的很不一样,社员们心里好奇,都想尝尝到底有什么不一样。

生产队里热闹的像是过年一样,能打水承装的东西都搬出来了。

抓鱼时,因为田埂狭窄,人多,陆淼没赶上趟儿过去看。

分鱼是在队里西打谷场,那边宽敞,陆淼说什么也想过去看看。

唐梅哄不住她,想着傅璟佑也在那边,就也没强行把陆淼拘在家。

洗干净一个甜梨罐头瓶装上放凉的茶水。

唐梅搜罗出一个小布口袋,把罐头瓶装里面后,又抓了两把红枣、坚果一起装进去,接着就挂在胳膊上。

都是给陆淼准备的。

怕她一会儿在外面渴了没水喝。

小嘴巴闲着没事干,坚果红枣也能捏着吃着玩。

唐梅挽上傅家大门,往陆淼头上罩上草帽后,搀着陆淼慢慢悠悠的往生产队西打谷场走。

整个生产队的农活暂时放下,队员们基本都在打谷场上扎堆。

一个个大桶、小桶里,鱼儿在水里的甩尾蹦跶着。

那些都是留着要给县里送去的。

生产队自己要分的鱼,早就在倒在打谷场的一角,蹦跶的满地都是。

“一户分三条,拎回去尝尝鲜!”

鱼蹦跶的满地都是,傅璟佑一下一躬身。

负责把那些快蹦跶到人群里的鱼,趁着有人浑水摸“鱼”之前,及时捡着丢回来。

社员们围成一团,由马记分员,还有贺宏进挨个的给分。

想吃小鲤鱼的,就给拿小鲤鱼。

想吃鲫鱼的,就给拿小鲫鱼。

打谷场旁边好几个稻草跺,分了鱼的,直接从稻草跺上扯几根稻草下来,从鱼鳃穿过鱼嘴拎着手里。

分完鱼的社员不急着走,也不怕大太阳晒。

一个个乐呵呵的站在场边闲唠,看着别人分鱼。

“你看这鲤鱼的小嘴巴,以前怎么就没发现鲤鱼长这么好看呢?金灿灿的。”

“可不是?看着就好吃……哎,我记着你家葱长得好呢?扯几根给我行不行?”

“几根葱算什么,一会儿你去扯就是了……哎哟你看,老四家分的鲤鱼还是红颜色的呢!”

“还真是!老四,老四!这儿呢,别急着回去,把你那鱼拎过来瞧瞧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贺宏进环视,看鱼差不多已经分了一半的人家,天色也还早着,他抹了一把汗,冲傅璟佑招手:

“小六来,说点事儿你去做。”

傅璟佑就站起身,走了过去。

鱼在田里还好,水是浅点,可是地方大,有的地方跑。

那么多的鱼,桶里可养不住。

天又热,怕鱼死了坏了,贺宏进就说让傅璟佑跟另外两个小伙子去队里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